随着市场消费旺季到来,全球多个国家开始从海外“补货”,我国外贸延续了去年前半年以来良好的势头,增速很快,成为了众多国家采购的首选。近期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1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18.07万亿元人民币,比去年同期增长27.1%。其中,出口9.85万亿元,同比增长28.1%。我国对美国出口1.64万亿元,增长31.7%;对东盟出口14651.4亿元;对日本出口5193.5亿元;对印度出口2775亿元。
另外,2021年上半年,亚洲发往美国的海上集装箱(20英尺)运输量达到1003.7万个左右,同比大增40%,创新近17年(2004年)来的最高纪录。在亚洲发往美国的集装箱中,按地区来看,来自中国的运输量占比达到60%,同比增加51%。这些数据无疑显示出一个事实:我国众多产品出口量在近期不断上升,涉及外贸订单的化工等行业也迎来了量价齐升的利好局面。

多种化工品迎来出口利好,最高上涨179%
在外贸出口方面,化工行业近期呈现出走高行情。无论是环氧树脂产品,还是钛白粉产品,在上半年出口情况都非常火爆,外盘的价格甚至比国内还要高,国内化工企业除了优先保住老客户和长约客户的订单外,会采取限量销售、封盘等方式,以保障部分产品销往海外,获取更多的利益。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,从2010-2019年,我国化工分类产品的出口金额持续增长,塑料类的产品增速最快,年均增速接近10%。从规模来看,有机化学品以及石油、石油产品及有关原料两个分类的出口金额规模最大。
而这些产品也在近期“不负众望”的呈现出较大的上涨趋势,不仅比去年同期上涨最高达到179%,而且频频出现订单爆满,货源紧缺甚至断货需要排队的情况,火爆状态显而易见。 据不完全统计,我国出口占比率比较高的产品年出口量超过2000万吨。出口占比超过30%的产品主要包括橡胶助剂、钛白粉、聚氨酯、染料、磷化工、肥料等。尤其是促进剂、防老剂、硫酸铵、磷酸二铵、聚合MDI等出口占比较高,达到50%以上。